找到相关内容200篇,用时10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新校黑水城本<劫外录>》商榷

    沩山便归方丈。师乃发去。少,沩山问侍者:师叔在否?对云:已去也。沩山云:去时有什么言语?对云:无言语。沩山云:莫道无言语,其声如雷。其中即作“师见来便倒作睡势。沩山便归。方丈师乃发去。41发去(即...无“西方丈师这样的说法。过去丛林曾立东西两方丈,《游方记抄》收录“梵僧指空传考中有金守温撰《桧岩寺重创记》云:“如牧隐文靖公记之曰:普光殿五。南面殿之后,说法处五。又后舍利殿二间。又其后正殿...

    释宗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5641714.html
  • 佛教与女性 -- 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义

    ,准许女众出家,这可见起初的审慎,即考虑怎样才能使女众出家,能适应现社会,不致障碍佛法的宏通。由于佛法多为比丘说,所以对于男女的性欲,偏重于呵责女色。如说:“女人梵行垢,女则累世(‘杂含’卷三六?一○一九经)。其实,如为女众说法,不就是“男人梵行垢,男则累世吗?二千多年的佛法,一直在男众手里,不能发扬佛法的男女平等精神,不能扶助女众,提高女众,反而多少倾向于重男轻女,甚至鄙弃女众,厌恶女众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0643565.html
  • 龙树中观学与比较宗教哲学

    比附。就跨文化宗教哲学而言,方法论的借用目的在于不同传统“差异的揭露,更甚于“同一的确认。如何使“差异成为有意义,可被理解,才是问题所在。 32页 接下来,本文拟从三步骤以佛教中观学派为...Mervyn Sprung, pp.230-231;奥义住,页755。 42页 transcendental signified )。对中观佛教来说,更值得探讨的是能诠与所诠之“(...

    林镇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5347393.html
  • 水流常急境常静——浅论日本茶道中的禅宗思想

    大小不等。以“四叠半(约合九平方米)大的茶室居多,小于四叠半的称“小,大于四叠半的称“广。茶室的构造与陈设,基本上都是中间设有陶制炭炉和茶釜,炉前摆放着茶碗和各种用具,周围设主、宾席位以及供...影响。  茶道即饮茶之道。它具有极为浓烈的审美意识,更具有深奥的修身养想性之哲学品位。“茶圣千利休用“和敬清寂四个字,概括了“禅茶一味的化境。中日在友好邦交以后,两国在经济、政治、文化上进行了不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73957741.html
  • 百年耆旧 一代宗师——金末元初的少林寺长老性英粹中

    性英“书如东晋名流,诗有晚唐风骨。元好问认为,尽管赵秉文生前没有来得及为性英的诗集写序,但这篇疏文实际等于是一篇序言,也证明了元好问自已以往推崇性英为“诗僧第一代,无愧百年的诗句是恰当的。  ...济甫、安行、秦略、张效、崔遵等人,应该都是宝应寺的僧人和寄居者,即“山中多诗人,杖履时往还者。元好问对性英的诗才大加推赏,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“诗僧第一代,无愧百年便出自此处。  宝应寺即龙门宝应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4858614.html
  • 大乘佛教本体论的演化轨迹

    智慧。《般若经》全称《般若波罗蜜经》, 意谓到达彼岸的智慧, 也就是佛慧。这个智慧在《道行般若经》中被说成能“持五阴示现世的“恒萨阿遏即“如来。经曰:佛语须菩提: “及不可计人, 不可计心, 怛萨阿遏悉晓知, 皆是自然入。如是自然入, 如是须菩提, 怛萨阿竭以般若波罗蜜示现世。恒萨阿竭“其心广大, 无所不知。⋯⋯其心者亦无广亦无大, 亦无去亦无所至来⋯...

    毛忠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5459637.html
  • 十世纪至十三世纪的中国佛教建筑

      鉴于宋代官方对佛教采用的两面政策,到北宋中期,“在京诸道州军寺观计有三万八千九百余所。面对如此巨大的佛教发展浪潮,宋代统治者提出从寺院规模上予以限制,于是规定寺院屋宇及30以上者,可申请寺额,...(只)有屋数,檐庑相接,各具庖爨。它们在经济上是独立的,但仍须向母院纳贡。宗教活动则受母院领导。  辽代的奉国寺与前述开福寺有所不同,它没有明确的子院制度,但却有若干属寺,《大奉国寺庄田记》碑记...

    郭黛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4566503.html
  • 论《般若经》的“假名概念

    的取舍,超越主客体的对立。简言之,此菩提心意味著认识主体不随客体而起生灭或任何染著。若依著此“不执著大菩提心精进修学,则是以著智慧不断地往解脱之路推进,也就是精进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,则能成就无上...不在两、“不可得,指出世间名言是基于缘起,诚如世间诸法,乃“和合故有,不具实存的性格。事实上,这样的立论基调,并非是《大品》的特色,而是在《小品》就有的,《大品》与《小品》最大的不同,首先在于...

    严玮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1669020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在台湾之发展史

    为“官方祀典和“民 崇拜两大类,近代学者视为制度化宗教的佛教和道教,都归属于“民间崇败的“大众信仰宗教,而“官方祀典也同时是“民间崇拜的对象。因此,要了解台湾佛教发展史,首先要知道:  ...观音“两旁建僧舍六,僧人车之以奉香典,而“乡厉坛(台湾县民所建)则前祀厉鬼(大众爷),后祀观音。明显地呈现儒、道、释三教杂处融合的现象。  台湾之白衣佛教,又称斋教,由佛教支派产生,属于佛教优婆塞、...

    许胜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2239904.html
  • 《中阿含经》之业观初探

    )有因有果  (四)有业有报  (五)三业以“意业为导  四、结 论  【参考书目】   一、前 言  众生为什么在生死中流转?宇宙行行色色为什么这样千差万别呢?不道的人,以为冥冥中有个神或上帝在...断除淫欲的行为,内心要“精勤妙行,清净无秽,甚至于要断除淫欲的心。另教导弟子要远离妄言、断除妄言的行为,说话要诚实信用,内心要“真谛言乐真谛,住真谛不移动,一切可信,不欺世,甚至于要断除好说妄言...

    释大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3145076.html